这个周末两件大事炒股配资查询之家,都和科技股有关,尤其是在周五科技股大跌的情况,接下来科技股尚能饭否?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,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,大家不要忘记。
一,利空未必空
这个周末科技股两大新闻:
其一,「摩尔线程」快速过会;其二,「」大股东减持;
那么对于科技股来说,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呢?
咱一个个来说,「中际旭创」减持其实并非是个案,这个月有600多家个股实施减持,有500多家个股预告减持,或许要过节了,大股东们要补贴下家用吧,而「中际旭创」之所以受到关注,和其本身带着「科技股」龙头的光环有关系,这点其实也很有趣,你像美股市场,一般的减持不会被大家所担心,但是A股不一样,我们一定拒绝的,因为我们深信经营者都不看好,凭什么要我一个一心想着「高抛低吸」的财务投资者要比你一个经营者还要坚守,逻辑说不通啊!
短期内一定会有人拿这个说事,但事实上,如果大股东上市就是为了享受上市带来的虚名也不合情理,天天涨,皮衣黄不一样减持,而且减持了之后英伟达继续涨,这就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,我们的市场离开成熟还差多了,啥时候我们对减持宠辱不惊,市场就会更加健康。但话说回来,如果真有人闹事,你又怎么能判断就不是好事呢?如果你是长期主义者,你会在乎这样的调整吗?
二,利好未必好
再说另外一件,毫无疑问,「摩尔线程」能以如此高效的速度过会,还是有本事的,如果不是眼下市场对于科技股的期望很高,这事情要是放在一年之前,大多会被人嘲笑为「市松率」的践行,毕竟彼时没有DeepSeek,更没有「国产之光」的光刻机,我们还做不到对英伟达说「NO」,但是现在不一样了,这些咱都有了,姑且不论是否顶得上,起码咱有这个勇气可以叫板对方,不要还觉得自己可以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对我们颐气指使。
所以,如果「摩尔线程」上市后如果不是一步到位的话,那么很大可能会激发市场的新一轮炒作,而且市场会更加热衷于资本回报实业的宏大叙事,看上去有望继续带动科技股,但是就在刚刚结束的央妈三季度会议上,已经去掉了「三个提升」的说法,这就意味着目前管理层认为对于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是足够的,大家都知道A股一向是闻风而动,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增量,那些整天悲天悯人的大佬们是不是又该焦虑上了?!
所以,大家发现没有,利好利空不在于你如何判断,而在于你如何解读……
三,如何面对利好利空?
虽然我们都很清楚利好利空并不和股价走势有正相关关系,说人话就是利好未必涨,利空未必跌,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就是消息一定对股价有影响,那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些消息呢?其实是机构利益,决定了利好(或利空)出现后,股价的走势,而并不是消息本身。
就比如,为什么有的利好出来,股价却不涨反跌,其实就是前面机构资金已经吃饱;正好借机高位派发。但是机构资金的交易意图不会轻易被你看出来,他们会伪装自己,即便是高位派发,也可能伪装成上涨的样子,然后引发误判。
事实上,面对涨跌,大多数人只知道买的人多了就会涨,卖的人多了就会跌,但实际真实的交易是更复杂的,通过量化大模型对交易行为的跟踪,会发现实际市场中的交易行为远不止买和卖两种,起码是四种甚至更多,像我用的大数据系统就提供了6种交易行为,我自己用的最多的是其中四种,看下图:
红柱:「做多主导」,做多主导,意味着多数时候股价上涨;黄柱:「获利回吐」,做多资金开始兑现利润,上涨势头放缓;绿柱:「做空主导」,做空主导,意味着多数时候股价下跌;蓝柱:「空头回补」,做空资金开始重新买入,下跌势头放缓。
现在结合这种全新的交易行为识别方法,我们就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机构交易行为,看下图:
从上图不难看出,黄色框的部分,虽然股价还在上涨,但明显已经被「获利回吐」行为主导,7个交易日里面有5天都是「获利回吐」主导,换句话说,看似股价上涨,实际主导资金在撤退,极有可能是散户接盘,果然之后股价就呈现「做空主导」,一路调整了。
反过来,为什么有的利空消息出现,股价反而上涨呢?因为股价其实早已经消化了利空,等到消息出来之后,机构大资金利用大家的恐慌心理,反而趁机低吸完成捡筹,从交易行为上来看,就是「空头回补」行为占据优势。
从上图不难看出,虽然股价还在下跌,但实际已经转变为「空头回补」主导,这说明有资金开始补仓,显然不可能是散户,散户都被利空吓出去了,结果补仓几天后,股价一根阳线就把前面的失地收复了。
所以看清楚机构的动向,再来决定自己的动向,这很重要!
真相很残酷,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。本篇就聊到这里,关注老概,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。
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!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,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敬请知晓。此外,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,不收会员,没有社交群,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。
华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